close
韓國雖處鄰近,卻從未遊訪。二月中趁著朋友畫展,速速玩了八天,時日固短,也頗有可以一述者。

首爾地下鐵中,仕女裝扮極是巧妍,已直追日本。足見韓國大城市的「追逐美麗」意識,已然強之又強。相對之下,樓房的建築與市容之格局,猶顯追得慢些。

傳統言之,韓國陶藝甚高明;然要在仁寺洞三五家舖子挑選茶道具,不易一下子完成。倘真是配杯子、搭壺、選泡茶的平台與煮水的爐具與燃材,壓根要走上不止一二個鎮區與看上幾十家新舊店家,或許有些眉目。然布料甚出色,棉布拼花允為一絕。麻布更是普遍,且染色既傳統又時尚,這是我們這布料文化早已流失的台灣寶島最可豔羨之處。

韓國的僧袍,最稱出色。路上所見,看來已逐漸馬虎;電視上有數十年前老和尚受訪畫面,布袍上還打著補釘,布的色澤、紋理等,直是人隨身穿的最好衣衫。現代亞洲人的新式布衣,究竟可以怎麼作?或哪個城市的設計家製得最簡略好看,看來這幾年中便可見出真章。

韓國食物,幾天吃下來,有一感想,似乎味精不多。另外,麵吃了三回,包子餃子吃了二回,石鍋拌飯吃了一回,這幾項皆運氣不錯,製得頗好,尤其慶州某麵舖,他是現切現下,麵條是微紅色,據云是古老種的小麥,特別有滋味。至若韓定食、泥鰍鍋、菜葉包食材吃等,則諸碟滿備卻紮實佳味者不多,便可惜了。

若與日本的吃比較,韓國的蔬菜極豐備,最稱優勢。日本吃飯,五六天之後,因蔬菜獲食不易,已教遊子開始焦慮。這一方面,韓國完全放鬆,更別說韓國小吃店中出飯出麵架勢上的大塊文章,教人感到絕不會餓著。日本旅行,則偶有一兩頓你不知怎麼竟覺得沒吃飽。韓國喝茶,喝的是植物炒製或蜜煉過的飲品,像柚子茶等。最教我喜歡的,是大棗茶,將曬乾棗子慢火炒成糊泥,去籽熬煉成濃湯。仁寺洞「傳統茶博物館」(Teastory)的大棗茶極好,這就像香港「大良八記」的核桃糊一樣,我個人最嗜,但台灣由南到北沒法吃得到。

韓國不大有我們喝的那種茶,像烏龍茶、鐵觀音、武夷岩茶、普洱茶或西湖龍井。但與不少有識之士相談,他們其實早樂於喝些那樣的茶,甚至早有人迷上了普洱老茶。以今日首爾的生活忙碌旺勢,絕對有太多人想靜心坐下、小爐烹水、慢條斯理喝它幾杯好茶。故在首爾設中式茶莊或開辦「紫藤廬」式茶館,應有可為。甚至成為小眾之流行。

此次遊韓,最主要想看慶尚北道、安東市郊的河回村。一看之下,名不虛傳。依稀是五百年前形樣,土牆木屋。尤以洛東江在此打一大彎的先天地理優勢,造成它能完好保存五百年。村中屋舍,養真堂、忠孝堂極有可觀,而「遠志精舍」這一鄉紳的書房式別業,遙望河對岸小山「芙蓉台」,景最經典。渡頭有小舟,可渡人至對岸,攀登芙蓉台。渡口黃沙漠漠,上坡處一大片松林,時值嚴冬,颯颯作響,直是古人揮淚離別處。導演侯孝賢籌拍唐人傳奇,倒可以考慮在此覓景。我們自首爾搭二小時四十分鐘大巴來抵這二百五十公里外古村,太值也。

慶州的半月城高坡,連同雞林、膽星台,最佳散步賞景地。石窟庵自下車處步行上山,此段土路,倘逢下雪,必是絕觀。就像昔年遊德國新天鵝堡,一路大雪,步步維艱卻又步步驚喜,冬季出遊,最宜賭一賭這等運氣。

取自舒國治(作者為作家) 【2012/03/24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芹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